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乔丹车队搭配阵容图表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个部分,我们追踪车队丰富的悠久传统,并描述每一位曾驾驶过迈凯轮赛车的车手。从车队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到莱科宁,蒙托亚,阿隆索,汉密尔顿,我们将介绍每一位车手 、 他们与车队共度的主要比赛和赛季,以及他们各自如何帮助车队荣获 11 个车手冠军及 8 个车队世界冠军。
从费逖帕迪(Emerson Fittipaldi)、塞纳(Ayrton Senna)和普罗斯特(Alain Prost)到飞驰的哈基宁(Mika Hakkinen),这是你能读到所有内部信息的唯一场所,你还能发现在全世界赛道上跑的每一圈是怎样为迈凯轮那令人羡慕的丰功伟绩做铺垫。
迈凯轮车手历史 - 1980年代
普罗斯特(Alain Prost)
国籍: 法国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30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109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0, 1984-89
荣获世界冠军: (3届) 85,86,89年
普罗斯特在一级方程式事业中度过了13个赛季 ,其中1980年-1989年期间的七个赛季,他为迈凯轮效力。
在欧洲和法国F3锦标赛中经历了成功的赛季后,普罗斯特在1980年签约迈凯轮。他在第一场锦标赛上只得了个失望的第15名,放弃了与车队合作,接受了雷诺的加盟邀请。
为雷诺比赛了三个赛季后,他回到迈凯轮参加1984赛季,与劳达搭档。他犹如拧紧的发条,在巴西﹑圣马力诺﹑蒙特卡罗﹑德国﹑荷兰,纽伯格林和葡萄牙站赢得七次冠军,在那一年锦标赛总成绩位于冠军劳达之后,为第二名。
普罗斯特在1985年首次赢得世界冠军,随后一年他再获胜利。在他为迈凯轮效力期间,普罗斯特 总共荣获三次世界冠军。他在1989年赛季末离开车队,加盟法拉利,在那儿度过两年。1993年是普罗斯特的一级方程式事业的最后一个赛季,他为威廉姆斯车队赢得他的第四个世界冠军。
普罗斯特自退出车手舞台以来,在一级方程式运动中担任了许多职务。起初,他在迈凯轮试车,然后在法国电视台作赛车评论员,他先任雷诺大使,后又回到迈凯轮当顾问。最后,在1997年,他买下尼基尔(Ligier)车队,开始和标致公司(Peugeot)合作经营他自己的车队。可惜,他并非一个成功的车队老板,这支车队在2002年散伙。自此,他又作为一名车手重返冰雪赛赛场。
绍斯(Stephen South)
国籍: 英国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0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1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0年
绍斯在1980年初次在一级方程式运动中亮相,参加在长滩(Long Beach)举行的美国大奖赛。他是一名充满希望的年轻英国车手,此前为迈凯轮试车。当普罗斯特因伤不能参赛,机会来临,绍斯必须顶替他上。可惜他未能通过排位赛。
塞萨瑞斯(Andrea de Cesaris)
国籍: 意大利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0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17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0-81年
前世界卡丁车冠军塞萨瑞斯在阿尔法.罗密欧车队(Alfa Romeo)和朗恩.丹尼斯的Project Four公司F2车队短暂工作后,于1981年加入迈凯轮,成为一名车手。在那个赛季,他和威森搭档,在世界车手排行榜上居第18位。这是他效力迈凯轮的唯一一个赛季,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他回到阿尔法.罗密欧。他在F1运动中又待了13年,先后为尼基尔,米纳尔迪,布拉布汉姆(Brabham),里奥(Rial),戴尔拉(Dallara),乔丹,泰瑞尔和索伯车队比赛。
劳达(Niki Lauda)
国籍: 奥地利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8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61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2-1985
荣获世界冠军: 1届 (1984)年
劳达在F1首个赛季的11年后,于1982年加入迈凯轮。加盟之前,他供职于马奇(March),BRM, 法拉利和布拉布汉姆车队,还为法拉利赢得了两次世界冠军。
在1980年,他暂时退出这项运动,建立他自己的航空公司,但两年后,他又重返F1的世界,并回到夺冠状态。他在1982-1985年期间,为迈凯轮效力四年,并在1984年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以半分之优势打败了队友普罗斯特。
劳达在1985年告别F1运动。随后几年,他专注于经营他的航空公司,他为老东家法拉利担当顾问,然后在2001年,成为福特公司超级性能部门的主管,该部门分管美洲虎车队和科思沃斯(Cosworth)车队。他在2002赛季末离开该公司,但继续活跃在一级方程式的世界里。
罗斯伯格(Keke Rosberg)
国籍: 芬兰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0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16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6年
生于芬兰的罗斯伯格在80年代中期(1986年)加入迈凯轮,此前他在威廉姆斯车队待了四个赛季,其间在1982年赢得了世界车手锦标赛冠军。
罗斯伯格在1986年在车手排行榜上获第六名,最佳成绩是在摩纳哥大奖赛上取得的第二名。1986年实际上是罗斯伯格在F1征战的最后一年。
然而,他并没离开这项运动,他转为车手管理,照管前迈凯轮车手和双料世界冠军哈基宁,直至哈基宁退休。
罗斯伯格还在德国经营数家车队,他最近的一次成功是2002年帕菲特(Gary Paffett)赢得德国F3冠军。罗斯伯格还指导他的儿子Nico,这名小伙目前为威廉姆斯车队试车。
乔安森(Stefan Johansson)
国籍: 瑞典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0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16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7年
出生于瑞典的乔安森为迈凯轮参加了1987赛季的比赛,与法国车手普罗斯特搭档。乔安森已经在这项运动中度过了数个赛季,包括为法拉利工作过一阵,然后他直接跳槽到迈凯轮。
在那个赛季,乔安森的最佳成绩是五次首发杆位 – 在德国和斯帕站(斯帕赛道)(名次居于队友普罗斯特之后)两次获得亚军,在巴西开幕赛,西班牙和日本三次获得季军。他在那一年车手排行榜上列第六名。
1988赛季,乔安森在迈凯轮的位置由塞纳取代。他继续留在F1为其他车队比赛,然后在90年代早期到美国参加CART系列赛 ,后来开始车队管理工作。
乔安森在1997年驾一辆保时捷在勒芒(Le Mans)24小时赛事中夺冠。
塞纳(Ayrton Senna)
国籍: 巴西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35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96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88-1993
荣获世界冠军: 3届 (88, 90, 91)年
塞纳在1960年3月21日生于巴西的圣保罗。许多人都形容他是一级方程式运动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在1994年5月1日伊莫拉站比赛事故身亡前,他在这项运动中总共度过了11个赛季。他参加了162场大奖赛,夺得65个首发杆位,41个分站冠军,80次登上领奖台,1988﹑90和91年三次为迈凯轮获得世界车手锦标赛冠军。
塞纳为莲花车队比赛了三个赛季后,1988赛季初开始为迈凯轮参赛,那是个精彩的赛季。他和队友普罗斯特为伴,一举拿下赛季16场比赛中的15个冠军。塞纳荣获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车手桂冠,迈凯轮也稳获车队锦标赛冠军。
塞纳在圣马力诺,加拿大,美国,德国,匈牙利,比利时,日本夺冠,更在当时雨淋淋的英国大奖赛的银石赛道上以登峰造极的表现获胜。
塞纳和普罗斯特之间争夺车手锦标赛冠军的内部较量,持续到那个赛季末的日本收官赛,在那场比赛中,塞纳夺冠,领先于对手3分。
进入1989赛季后,普罗斯特比队友风头更足,赢得了迈凯轮的第二个世界车手桂冠。塞纳在圣马力诺,蒙特卡罗,墨西哥,德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站获胜,在车手锦标赛排行中居第二名,落后于队友16分。
威森(John Watson)
国籍: 英国
效力迈凯轮期间夺冠总数: 4次
效力迈凯轮期间参赛总数: 75次
与车队共度的赛季: 1979-1983, 1985年
威森生于1946年,在F1运动中驰骋了12个赛季, 参加了152场大奖赛,积得169 分,期间5次赢得分站冠军。
他在1979年加入迈凯轮,和唐贝(Patrick Tambay)搭档,那一年击败这名法国人,积得15分,在车手排行中列第9位。
威森在1980年锦标赛排名第13位,1981年锦标赛排名第6位,那一年的英国大奖赛中获胜。
1982年是他在迈凯轮成绩最好的一个赛季。他获两个分站冠军– 比利时大奖赛和在底特律举行的美国大奖赛,那一站他从第17位发车,最终夺冠。在1983年,他在锦标赛排行中再次名列第6, 在长滩又赢得美国大奖赛冠军,不过是从第22位发车夺得。
离开迈凯轮一年后(劳达为车队获得那年的车手锦标赛冠军),威森回到车队,但只参加了一场大奖赛,因劳达手腕受伤,他作为替补上场。
1985年威森唯一一次回到车队后,参加跑车比赛,然后他成为一名电视台评论员,并经营英国一条赛道。
迈凯轮车手历史 - 1990年代
塞纳(Ayrton Senna)
国籍:巴西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35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96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88-1993
世界冠军:3次 (88, 90, 91年)
塞纳(Ayrton Senna da Silva)为车队赢得他第二个世界车手锦标赛冠军,以此揭开90年代比赛序幕。他获得六次分站冠军 – 美国,摩纳哥,加拿大,德国,比利时,意大利, 以及在匈牙利和葡萄牙获亚军。
接下来,在1991年他为迈凯轮赢得第三个世界车手锦标赛桂冠 。赛季16场比赛,塞纳赢得7个分站冠军,美国,圣马力诺,摩纳哥,匈牙利,比利时和澳大利亚大奖赛,加上他在家乡巴西的比赛。
塞纳在1992赛季获得第四名,然后在1993年他为迈凯轮赢得他第三个世界车手锦标赛冠军。
塞纳在1994赛季转到威廉姆斯车队,在圣马力诺大奖赛可悲地丧生。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国籍:英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12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38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6-至今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在1996年加入迈凯轮,成为芬兰车手哈基宁(Mika Hakkinen)的队友。库特哈德此前两年效力于威廉姆斯车队,期间在1995年在葡萄牙赢得他首个大奖赛分站冠军。
在1996年,库特哈德在世界车手锦标赛排行中居第18位,并登上两次领奖台-摩纳哥获第二名,纽伯格林的欧洲大奖赛获第三名。
1997年,库特哈德赛季初便显露峥嵘,赢得澳大利亚大奖赛-这是他首次为迈凯轮F1车队夺取的胜利。他还在蒙扎获胜,并在车手锦标排行上居第三位。
1998赛季见证了迈凯轮F1车队的世界车手及车队锦标赛双重荣誉。库特哈德强劲的比赛表现使他稳夺车手锦标赛第三名。
哈基宁在1999年为迈凯轮F1车队赢得他第二个车手锦标赛冠军,库特哈德再次得到全年第三名的荣誉,赢得他的家乡赛 – 英国大奖赛,以及比利时大奖赛。他在圣马力诺,西班牙,奥地利和匈牙利夺得第二名。
伯格尔
国籍:奥地利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3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48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0-1992
奥地利出生的伯格尔(Gerhard Berger) 于1990年加入迈凯轮,此前的六年为F1的ATS车队,阿诺斯车队,贝纳通车队和法拉利车队效力。
他在迈凯轮总共待了三个赛季,在他共取得的十次胜利中,为迈凯轮F1车队取得了三次。1990年第一年,他在车手锦标赛中列第三,但是该赛季没能夺冠。1991年,他在车手锦标赛中列第四,但在日本大奖赛上首度为车队赢得冠军。1992年,他在车队的最后一年,Berger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大奖赛上赢得两次冠军,在车手锦标赛排行上居第五位。
离开迈凯轮之后,伯格尔在法拉利车队又待了三个赛季,然后在贝纳通待了两个赛季。他总共参加了210场比赛,积下锦标赛385分,其中92分是为迈凯轮。
1998年伯格尔加入宝马公司(BMW),成为BMW赛车运动计划的总裁,他任此职五年,然后在2003年离开公司,花更多时间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
马格努森
国籍:丹麦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5
马格努森(Jan Magnussen)来到F1之前已经在1994年赢得英国F3锦标赛冠军。他在1994年测试了一辆迈凯轮F1赛车,但接下来的赛季他代表阑尾术后养伤的常规车手哈基宁,只为车队参加了一场比赛。那场比赛是太平洋大奖赛,马格努森取得第十名。
布朗戴尔
国籍:英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5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5
布朗戴尔(Mark Blundell) 在曼塞尔两次退出锦标赛之后,于1995赛季成为迈凯轮F1车队的签约车手,以哈基宁为队友,布朗戴尔参加了15场比赛,他的最佳成绩是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大奖赛取得的两个第四名。
布朗戴尔在迈凯轮的职业生涯于1996赛季被库塔取代,1995赛季是他在此运动中的最后一年。他继续参加了几个赛季的CART ChampCar系列比赛,并定期继续参加Le Mans 24 Heures,在1992年这项比赛中夺冠。
布朗戴尔还为英国电视台任F1评论员。
布朗德
国籍:英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6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4
布朗德(Martin Brundle) 在1994年加入迈凯轮F1车队,成为哈基宁的队友。此项运动已经成为他工作了十年的职业,并已效力过一些车队,如:泰瑞尔,威廉姆斯,布拉布汉姆,贝纳通和莱杰尔车队。
布朗德那年在摩纳哥获第二名,澳大利亚获第三名,为车队积下13分。他在车手锦标赛排行上居第七名。
布朗德只在迈凯轮待了一年,在1994赛季后为1995赛季回到他的老东家莱杰尔车队。1996年是他在F1的最后一年,效力于乔丹车队。
自从离开F1后,布朗德参加了几场跑车赛事并在1990年赢得Le Mans 24 Heures冠军。过去的几年中,布朗德为英国电视担任F1 评论员,而且是迈凯轮F1车队车手库塔的经理人。
安德瑞逖
国籍:美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3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3
作为已经拥有成功事业的一名印第车车手,美国人安德瑞逖(Michael Andretti) 在1993年加入迈凯轮,先在1991年首次测试一辆迈凯轮赛车。他共为车队完成了13场比赛, 然后被哈基宁取代参加该赛季的最后三场比赛。
对安德瑞逖来说不幸的是,他没有得到足够的赛季前测试以及受到限制练习圈数新规则的约束,使他在新环境中困难地挣扎。他为车队取得的最好成绩是在意大利大奖赛的第三名,他唯一的一个赛季在车手锦标赛排行上居第十一。
v安德瑞逖转向CART系列赛并继续在美国赛车,直到2003年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后,他宣布退休。
哈基宁(Mika Hakkinen)
国籍:芬兰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2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31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3-2001
世界冠军:2 (1998, 1999)
哈基宁(Mika Hakkinen)为莲花车队比赛了两年后,在1993年加入迈凯轮。他的第一个职位是试车手,但随后他取代了安德瑞逖参加该赛季的最后三场比赛;在日本大奖赛上得到第四名,该年在车手锦标赛排行第25位。
哈基宁在第一次比赛上比他的队友塞纳跑得更快,虽然他数次登上领奖台,直到1997年欧洲大奖赛,他才首次夺取冠军。
接下来的一年他势头强劲地回到赛场,16场比赛中赢得8场(澳大利亚,巴西,西班牙,摩纳哥,奥地利,德国,卢森堡和日本)并摘下他前所未有的车手锦标赛桂冠。在1999年,他重复这样的竞技状态,赢得了巴西,西班牙,加拿大,匈牙利和日本站的胜利。
曼塞尔
国籍:英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 2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5
曼塞尔(Nigel Mansell)在1995年加入迈凯轮之时,已从事F1事业15个年头。曾是前世界冠军(1992年他在威廉姆斯车队赢此殊荣),这名英国人在车队参加了两场比赛,圣马力诺大奖赛位于第十名,西班牙大奖赛退出。
阿里艾特
国籍:法国
代表迈凯轮的胜利总数:0
代表迈凯轮参加GP总数:1
与迈凯轮共度赛季:1994
阿里艾特(Philippe Alliot)完成军队服役后,赛车事业起步相对较晚。他在十年的赛车事业中,参加了110场大奖赛。
阿里艾特在1994年与迈凯轮签约,但只为车队参加过一场比赛,那是当哈基宁没法儿参加匈牙利大奖赛之时。他得到第七名,因此没为车队积一分。该年,他为Larrousse又比赛了一场比利时大奖赛,再次一分未得,他此后很快宣布退出这项运动。
自从离开F1,他已在电视台做评论员工作,也参加一些冰上比赛和Paris-Dakar汽车拉力赛。
迈凯轮车手历史 - 2000年代
哈基宁(Mika Hakkinen)
国籍:芬兰
接连在1998年和1999年稳拿冠军后,哈基宁再次守住了进入新千年的一级方程式首席地位的宝座。来自法拉利的挑战在2000年来势更猛,舒马赫发起挑战,赢得了赛季的头两场比赛。哈基宁在英国大奖赛中获胜,并在赛季结束前又获得七场胜利。然而这并非这名芬兰人大获全胜之际,哈基宁最终以亚军结束该赛季。他比德国对手落后了19分。自从 1988年以来,赛季只有法拉利和迈凯轮两个车队争锋,这的确是第一次,四名车手共拿下442总分里的332分。
2001年是哈基宁待在迈凯轮车队的最后一个赛季,也是他从事该项运动的最后一年。在蒙扎,他宣布将休假一年,不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他3次夺得杆位并在英国及美国大奖赛上获胜,在车手锦标排行榜上列第五位。 哈基宁的年假结束了他和库特哈德的长期车手搭档关系。这对车手于1996年首次作为队友亮相比赛,并一起参加了共99场大奖赛。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国籍:英国
自前四个赛季一直为迈凯轮车队效劳,新千年的曙光见证了库特哈德驾驶MP4-15。这名苏格兰人在摩纳哥,法国和英国,赢得了三场比赛,在家乡观众面前取得了英国大奖赛的胜利,这成为这名苏格兰人特别的事业亮点。他接下来在西班牙,奥地利和马来西亚获得三次第二名,最后以73分在车手锦标排行榜上列第三名,结束该赛季。
2001 年是库特哈德截至目前最佳的一个赛季。他取得车手锦标排行第二名,登上领奖台不下10次– 两次冠军(巴西和奥地利),三次亚军(澳大利亚,圣马力诺和比利时),以及五次季军(马来西亚,欧洲,匈牙利,美国和日本)。
在2002年,库特哈德在迈凯轮车队多了一个搭档莱科宁,车队还宣布他的长期队友哈基宁将休假一年。2002年,他成为两次摩纳哥大奖赛冠军,和加拿大站的亚军,巴西,西班牙,法国和美国站的季军。库塔以世界车手锦标排行第五名的成绩结束赛季。
2003年,库特哈德在澳大利亚大奖赛上开局夺冠,接着在德国斩获亚军,以及在日本大奖赛上获最后一个杆位。他以51分结束赛季,在车手锦标排行上列第七位。
莱科宁(KimiRaikkonen)
国籍: 芬兰
2001 年是莱科宁进军一级方程式的第一年,此前他在本土芬兰和欧洲卡丁车赛上崭露头角,然后在2000年雷诺方程式锦标赛的十场比赛中取得七场胜利而荣获冠军。
莱科宁先在索伯车队开始接触F1,他的首场大奖赛(澳大利亚-第六名)就获得积分,立刻引人注目。那一年,他以9分取得车手锦标排行第十名。他最佳成绩是在奥地利和加拿大站两次获取第四名。
2002年,莱科宁成为迈凯轮车队的车手,开始和库特哈德结伴。他在澳大利亚站因获第三名而首次登上领奖台。接着又获三次季军,及在法国站获亚军,这名芬兰人以24分在车手锦标排行榜居第六名,结束赛季。
2003年是莱科宁到目前为止最佳的一个赛季。世界车手锦标赛桂冠的争夺最终落到这名芬兰人与舒马赫之间。莱科宁以91分获得亚军结束了赛季,在欧洲锦标赛上首次夺得杆位,首次在马来西亚大奖赛上获一级方程式比赛冠军,并且在赛季的16场比赛中,驾驶MP4-17D还取得九次领奖地位。
2004赛季的前半段令人失望,但随着在美孚1号法国大奖赛中启用19B赛车开始,车队在渥金总部及试车赛道上的辛勤工作,渐渐有了回报。欧洲大奖赛之后,车队前往银石,在此站莱科宁令观众兴奋地看到他夺下杆位,并获得比赛的第二名。接下来,他在比利时站勇夺冠军,这一站是赛季中最精彩的比赛之一,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稳获第二场胜利。当一级方程式首次来到中国,莱科宁以第三名完赛,在巴西站比赛中他和2005的新队友蒙托亚进行了一番较量并取得第二名后,赛季结束了。莱科宁以45分在2004赛季中排名第七。
莱科宁与阿隆索艰难争夺车手桂冠,最终以第二名结束2005车手世界锦标赛,而这项冠军的决出一直到赛季末的巴西大奖赛中才见分晓。
在该赛季中,莱科宁夺得了七个分站冠军,赢了富有声望的摩纳哥大奖赛﹑第一场土耳其大奖赛,并又接连在斯帕的比赛中获胜。他还创下10次最快单圈速,6个杆位和另外的5个登台领奖名次。
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
国籍: 哥伦比亚
蒙托亚(Juan Pablo Montoya)于2001年加入威廉姆斯车队,进入一级方程式运动,实现了他从美国CART锦标赛的转型。
在他涉足这项运动的第一个赛季,他取得了车手锦标赛排行第六名的成绩,在意大利大奖赛上获得了职业生涯的首次胜利,在西班牙﹑欧洲﹑纽伯格林和日本大奖赛上均获第二名。
2002赛季,蒙托亚以在蒙扎(Monza)完成的最快排位单圈速,证实了他驾驶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绝对速度。这一赛季,他在锦标赛排行中名列第三,得到了四个第二名和三个第三名。
2003赛季在摩纳哥获胜,是蒙托亚事业的亮点,他还在德国宝马车的家乡赛上夺冠。蒙托亚最终在锦标赛排行榜上取得第三名,并在2003年11月宣布这名哥伦比亚车手将协同莱科宁一道为迈凯轮车队征战2005赛季。
在他为威廉姆斯车队效力的最后一个赛季中,蒙托亚在车手排行榜上取得第五名,特别让所有观看巴西站的赛季闭幕赛的观众着迷的是,他在比赛中面对面地挑战他未来的队友雷克南。当这名哥伦比亚车手最终赢得了这一站比赛,此情此景已为2005赛季定格,许多记者形容这样的搭档是历史上最棒的车手组合之一。但可以确定的是,2005锦标赛争夺战必然会为我们大家呈现全程精彩的19站比赛。
蒙托亚在为迈凯轮F1车队效力的第一个赛季有一个艰难的开端,肩膀受伤后,他被迫缺席两场比赛-圣马力诺和巴林站。
西班牙大奖赛之时,他重返赛场,并在英国大奖赛中主导局面,首次为车队夺得冠军。
勒芒赛中的迈凯轮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对车手和赛车的终极检验。它是在法国拉-萨特(La Sarthe)赛道上一整天不停息的比赛,时速超过320公里。
迈凯轮在此赛事中的成功始于1995年,当时车队引进了迈凯伦F1 GTR车型(迈凯伦F1超跑的赛道版)。法国车手亚尼克.达尔马斯(Yannick Dalmas)、前芬兰F1车手尼赫托(JJ Lehto)和塞克亚(Masanori Sekiya)驾驶那辆车,赢得了总冠军,使迈凯伦成为首次参加这项赛事就夺冠的第一个赛车制造商,以168.992公里的平均时速完成了298圈比赛。
1997年,由于比赛规则的大改变,迈凯轮汽车公司为这项24小时的比赛改进了F1 GTR车型。改动主要针对改进引擎,推出了全新的连续传动系统,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赛车的空气动力系统。另外,降低了赛车的总体重量。
这些改动的结果是圈速比上一年提高了4秒,由法国车手吉恩.马克.高农(Jean-Marc Gounon)、皮尔.亨利.拉法内尔(Pierre-Henri Raphanel)和瑞典人安德斯.欧罗弗森(Anders Olofsson)驾驶的F1 GTR继续在GT级比赛中夺冠,并获总亚军,以202.993公里的平均时速完成了360圈比赛。
第二辆GTR夺得了第三名,由皮特.科克斯(Peter Kox)、韦华基亚(Roberto Ravaglia)和西拉里(Eric Helary)驾驶,以201.858公里的平均时速完成了358圈比赛。
哪位高手帮忙归纳一下WRC和F1各车队的情况?
法拉利车队
·车队名称:法拉利
·第一车手:舒马赫
·第二车手:巴里切罗
B.A.R车队
·车队名称:B.A.R
·第一车手:巴顿
·第二车手:佐藤琢磨
雷诺车队
·车队名称:雷诺
·第一车手:阿隆索
·第二车手:费斯切拉
威廉姆斯车队
·车队名称:威廉姆斯
·第一车手:韦伯
·第二车手:海德菲尔德
迈凯轮车队
·车队名称:迈凯轮
·第一车手:雷克南
·第二车手:蒙托亚
索伯车队
·车队名称:索伯
·第一车手:马萨
·第二车手:维伦纽夫
红牛车队
·车队名称:红牛
·第一车手:库塔
·第二车手:克莱恩
丰田车队
·车队名称:丰田
·第一车手:小舒马赫
·第二车手:特鲁利
乔丹车队
·车队名称:乔丹
·第一车手:卡菲基恩
·第二车手:蒙蒂奥
米纳尔迪车队
·车队名称:米纳尔迪
·第一车手:阿尔伯斯
·第二车手:弗里萨切
·姓名:舒马赫
·出生日期:1969年01月03日
·出生地:德国纽布格森
·国籍 :德国
·身高:174cm
·体重:75kg
·婚姻:已婚
·车队:法拉利车队
·姓名:巴里切罗
·出生日期:1972年05月23日
·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籍:巴西
·身高:172cm
·体重:78kg
·婚姻:已婚
·车队: 法拉利车队
·姓名:巴顿
·出生日期: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英国
·国籍:英国
·身高:182cm
·体重:74kg
·婚姻:已订婚
·车队:B.A.R车队
·姓名:佐藤琢磨
·出生日期:1977年1月28日
·出生地:东京
·国籍:日本
·身高:163cm
·体重:60kg
·婚姻:未婚
·车队:B.A.R车队
·姓名:阿隆索
·出生日期:1981年7月29日
·出生地: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西班牙
·身高:171cm
·体重:78kg
·婚姻:单身
·车队:雷诺车队
·姓名:费斯切拉
·出生日期: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意大利罗马
·国籍 :意大利
·身高:170cm
·体重:75kg
·婚姻:已婚
·车队:雷诺车队
·姓名:韦伯
·出生日期:1976年8月27日
·居住地:英格兰白金汉郡
·国籍 :澳大利亚
·身高:185cm
·体重:75kg
·婚姻:未婚
·车队:威廉姆斯车队
·姓名:海德菲尔德
·出生日期: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籍:德国
·身高:175cm
·体重:70kg
·婚姻:未婚
·车队:威廉姆斯车队
·姓名:雷克南
·出生日期: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芬兰
·身高:180cm
·体重:70kg
·婚姻:未婚
·车队:迈凯轮车队
·姓名:蒙托亚
·出生日期:1975年9月20日
·出生地:哥伦比亚波哥大
·国 籍:哥伦比亚
·身高:168cm
·体重:72kg
·婚姻:未婚
·车队:迈凯轮车队
·姓名:马萨
·出生日期: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籍:巴 西
·身高:166cm
·体重:59kg
·婚姻:未婚
·车队:索伯车队
·姓名:维伦纽夫
·出生日期:1971年4月9日
·出生地:圣吉恩-瑞切卢
·国籍:加拿大
·身高:168cm
·体重:67kg
·婚姻:未婚
·车队:索伯车队
·姓名:小舒马赫
·出生日期:1975年6月30日
·出生地:德国赫默尔海姆
· 国籍:德国
·身高:178cm
·体重:73kg
·婚姻:已婚
·车队:丰田车队
·姓名:特鲁利
·出生日期: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佩斯卡拉
·国籍:意大利
·身高:167cm
·体重:76kg
·婚姻:未婚
·车队:丰田车队
·姓名:蒙泰罗
·出生日期:1976年7月2日
·出生地:波尔图
·国籍:葡萄牙
·身高:
·体重:
·婚姻:
·车队:乔丹车队
·姓名:卡菲基恩
·出生日期:1977年1月14日
·出生地:Chennai
·国籍:印度
·身高:170cm
·体重:62kg
·婚姻:已婚
·车队:乔丹车队
·姓名:库塔
·出生日期: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苏格兰
·国籍:英国
·身高:182cm
·体重:75kg
·婚姻:未婚
·车队:红牛车队 ·姓名:克莱恩
·出生日期:1983年2月7日
·出生地:奥地利
·国籍:奥地利
·身高:169cm
·体重:68kg
·婚姻:未婚
·车队:红牛车队
·姓名:阿尔伯斯
·出生日期:1979年4月16日
·出生地:埃因霍温
·国籍 :荷兰
·身高:176cm
·体重:68kg
·婚姻:未婚
·车队:米纳尔迪车队
·姓名:弗里萨切
·出生日期:1980年9月26日
·出生地:沃尔夫斯堡
·国籍:奥地利
·身高:
·体重:
·婚姻:
·车队:米纳尔迪车队
F1大奖赛的排位赛规则是什么样的?
2006年F1的规则再度进行了修改,最主要的地方是排位赛和轮胎规则。
一:排位赛
排位赛制度是变化最大的规则。2005年中实行的是单圈排位制,车手在周六依次在赛道上跑一个单圈,根据用时决定正赛的发车位置。而在2006年中,单圈排位制将被新的三阶段淘汰制所替代,而且在整个排位时段中可以有多部赛车出现在赛道上,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两个15分钟的阶段和最后一个20分钟的阶段,每个阶段中间相隔5分钟的间隔时间。
第一阶段:从14点到14点15分,所有赛车都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可以自行选择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的时候,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将排在发车区的最后五位。剩余15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二阶段:在经过了5分钟的休息后,从14点20到14点35,15部剩余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同样可以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时,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继续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只能排在发车区的第十一到第十五的位置。剩余10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三阶段:经过另外一个5分钟的休息,从14点40到15点,10部剩下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计时清零,最后这20分钟的比赛将由剩下的10部赛车进行淘汰赛,以决定杆位和前10位的发车位置。同样,这些赛车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跑足够的圈数。
注意:在前两个15分钟的阶段,赛车可以使用任意燃油负载,而且在这两阶段中被淘汰的车手可以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重新加油。不过,前10名的车手必须带着他们计划在正赛中使用的油量进行最后20分钟的比赛。他们在离开维修站之前要接受称重,在这20分钟内所消耗的燃油可以在此阶段比赛结束后进行补充。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一名车手被认为在赛道上做出了不必要的停车,或妨碍了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以上程序是根据有20部赛车参赛的情况下制定。如果比赛中出现了22部赛车,那在第一、第二阶段中所淘汰的赛车将为6部,如果有24部赛车参赛,那第一、二两个阶段中将分别淘汰6部赛车,剩下的12部赛车一齐参加第三阶段的比赛。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赛会仲裁认为某个车手故意在赛道上停车或者以任何方式妨碍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新的排位赛规则是否一定比旧的单圈排位制好还有待比赛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则下的排位赛更加精彩了。各个阶段的排位赛中会有多部赛车同时出现在赛道上,就会出现更多的超车场面,这无疑是车迷们最喜闻乐见的。当然车队的策略也更加重要了。
二:引擎
在2006年,引擎的尺寸从先前的3升V10减少至2.4升V8,目的是降低成本并增加安全性。在相同的引擎转速下,这一变化会使得峰值功率比2005年的V10引擎降低大约200bhp,这样可能会使得大多数赛道上的单圈计时增加5秒钟左右。如果一些车队不能研发有竞争力的V8引擎,那国际汽联也许会允许他们使用2005规格的V10引擎。汽联将对所有V10引擎进行转速限制,以保证其性能相当于V8引擎。根据目前的情况,唯一将在今年赛季使用限制性V10引擎的很可能是红牛之队,FIA已经批准这支车队可以使用限制版本的V10引擎来参赛。
引擎规格:
1、只能使用4冲程往复式活塞引擎。
2、根据规定,引擎的排量不能超过2400cc。
3、禁止使用增压。
4、所有引擎都必须有8个缸体,并以90o夹角成V字形排列,每个缸体的标准部分必须是圆形的。
5、引擎的每个缸体必须有两个进气和两个排气阀。
6、备用引擎:仅适用于2006和2007年,国际汽联保留让任意车队使用符合2005年引擎规格规定的引擎之权力,但其最大曲轴旋转速度不能超过汽联所设置的极限,这种引擎只能让那些无能力研发有竞争力的2.4升V8引擎的车队使用。
减小引擎排量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安全性,但由于马力降低而导致赛车速度减慢也是让车迷感到失望的一点。2005年由于使用一套轮胎的规定,使得比赛的单圈速度比2004年有所降低,而06年降低了引擎功率,有可能单圈速度更低,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各车队在赛季进行的时候会在规则允许下进行改进,以提高赛车的速度。
三:轮胎:
2005年,F1比赛中取消了换胎规则,每个车手在一个大奖赛的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只能使用一套轮胎。而在2006赛季中,正赛中的换胎制度将重新回到一级方程式中。这一做法背后的原因是考虑倒引擎尺寸已经减小,允许换胎不会让赛车获得太多的性能增益。相比2005年,车手可以使用的轮胎也稍有增加: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车手必须在排位赛之前最后决定要使用的干胎。
锦标赛中的轮胎供应和比赛中轮胎的限制。
1、轮胎数量
a) 在每站比赛中,每个车手所使用的轮胎都不能超过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每套轮胎包括两支前轮胎和两支后轮胎,所有这些轮胎都应当是同一规格的。
B)如果在某站比赛中发生更换车手的情况,那新车手必须使用分配给原来车手的轮胎。如果新车手是第三车手,那他在第一天练习赛中所使用的轮胎将不计算在其所使用的总轮胎套数之内。
2、轮胎管理:
a) 将在某个分站赛中使用的所有轮胎侧壁都必须标上一个特殊的标识符。
b) 除了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由赛会仲裁会议确定是否是不可抗力情况),所有将要在分站赛中使用的轮胎都必须在首次检录之后交给国际汽联技术代表进行分配。
c) 在某个分站赛中任何时候,国际汽联的技术代表可以根据其判断,从车队制定供应商所提供的相关备用胎中选择车队或车手所使用的备用干胎。
d) 如果参赛者想要用未曾使用的相同轮胎替换某个未曾使用过的轮胎,那这两种轮胎都必须呈交国际汽联技术代表。
e) 如果使用没有相应标识符的轮胎,那将导致相关车手的排位成绩被取消或者被禁止参加该次比赛。
f) 使用电阻加热元件的毯子是唯一允许的轮胎加热设备。
3、轮胎的使用:
a)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车手所使用的干胎规格不能超过一种。
b) 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只有在比赛监督宣布赛道是潮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雨胎和暴雨胎,此后暴雨胎、雨胎和干胎都可以在余下的比赛中使用。
d)比赛所使用的是带凹槽的轮胎。如果轮胎性能受到高磨损率或者使用凹槽已经被磨损得不可见的轮胎的影响,那国际汽联保留在任何时候测量剩余凹槽深度的权力。
重新允许换胎的规则曾引起一些车队的反对,特别是那些对法拉利比较反感的车队,甚至有人称,这条规则就是为了让法拉利重整旗鼓而修改的。但无论如何,多数的车队和车迷认为,不准换胎不仅给比赛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使车队战术变得过于简单起来,以往的换胎策略曾经让比赛充满了更多的悬念和精彩,而去年的比赛中,赛车进站时显得更冷清了一些,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只是做检查性的工作。
四:周末安排
大奖赛周末的安排产生了小小的变化,现在星期六的上午将进行一个1小时的练习赛,而不是两个45分钟的练习赛。练习赛时间为11点到12点之间,排位赛开始时间比以前推后了1个小时,从14点开始。
五:车队与车手
车队方面,今年超级亚久里的加入也打破了原本10支参赛车队的格局。原有的乔丹车队被俄罗斯富商收购更名为米德兰;米纳尔迪退出了F1,红牛借机买下,成功的组建了自己的第二支车队;本田从“垂帘听政”真正的走向了前台,把原有的英美车队变成了本田车队;还有宝马不甘心再充当绿叶,结束了和威廉姆斯的合作,买下了原来的索伯车队。2006赛季的F1车队真正完成了一次大手术。
车手方面,只有雷诺、迈凯轮、丰田和红牛还保持着去年的参赛阵容。其他车队有人员变动,巴里切罗“叛逃法拉利”;海德菲尔德被宝马“挖角”;佐藤在最后时刻再“上岗”...。
车队车手阵容:
编号 车队 05赛季车手阵容 06赛季车手阵容
1 雷诺 阿隆索(西班牙) 阿隆索(西班牙)
2 费斯切拉(意大利) 费斯切拉(意大利)
3 迈凯轮 雷克南(芬兰) 雷克南(芬兰)
4 蒙托亚(哥伦比亚) 蒙托亚(哥伦比亚)
5 法拉利 迈克尔-舒马赫(德国) 迈克尔-舒马赫(德国)
6 巴里切罗(巴西) 菲利普-马萨(巴西)
7 丰田 拉尔夫-舒马赫(德国) 拉尔夫-舒马赫(德国)
8 特鲁利(意大利) 特鲁利(意大利)
9 威廉姆斯 马克-韦伯(澳大利亚) 马克-韦伯(澳大利亚)
10 海德菲尔德(德国) 尼科-罗斯伯格(德国)
11 本田(英美) 简森-巴顿(英国) 巴里切罗(巴西)
12 佐藤琢磨(日本) 简森-巴顿(英国)
14 红牛 大卫-库塔(英国) 大卫-库塔(英国)
15 里尤兹(意大利)/克莱恩(奥地利) 克莱恩(奥地利)
16 宝马(索伯) 维伦纽夫(加拿大) 海德菲尔德(德国)
17 菲利普-马萨(巴西) 维伦纽夫(加拿大)
18 米德兰 (乔丹) 蒙泰罗(葡萄牙) 阿尔伯斯(荷兰)
19 卡菲基恩(印度) 蒙泰罗(葡萄牙)
20 红牛之队(米纳尔迪) 阿尔伯斯(荷兰) 里尤兹(意大利)
21 弗里萨切(奥地利) 斯毕德(美国)
22 超级亚久里 - 佐藤琢磨(日本)
23 - 井出有治(日本)
资料:F1在线网
◇F1新排位赛规则详解
本赛季,F1将采用全新的三段淘汰制排位赛。新排位赛的规则相比以前的单圈制复杂了很多,为了帮助车迷更好的观看排位赛,我们做出如下F1新排位赛规则详解:
基本思想:三阶段淘汰制 可换胎自由跑
排位赛将于比赛周末的周六14:00开始。总共一小时的排位赛分为三个阶段:15分钟+
15分钟+20分钟。前两个阶段的排位赛各淘汰一部分慢车:22-6=16(决定17到22名),16-6=10(决定11到16名),剩下的10部赛车在第三阶段决定1到10名)。在各自阶段内参赛车手可以自由决定出场时间和行驶圈数。
关于轮胎:服从新的轮胎规则
排位赛没有对轮胎的使用做特殊要求。也就是说排位赛服从2006F1大奖赛的轮胎规则,即:一场大奖赛期间,一位车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干胎,四套湿胎,三套雨胎。在排位赛开始之后,每位车手只能使用一种组分的干胎。也就是说,车队需在排位赛开始前决定所使用轮胎的组分种类。
关于用油:前10名排位赛中决定 后12名正赛前决定
这套复杂的排位赛用油规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排位赛不限制所有赛车的载油量,但是不允许排位赛前10名的赛车在第三阶段排位赛开始后随意加油。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排位赛开始后,所有赛车允许以任何载油量进行排位。排位赛前两个阶段被淘汰的赛车(11到22名)允许在正式比赛前加入任意数量的正式比赛用油。参加排位赛第三阶段的赛车(1到10名)需要在第三阶段排位赛开始前为赛车加入正式比赛用油。平排位赛结束后,赛会将为参加第三阶段排位赛的10部赛车补充它们在第三阶段排位赛中所消耗的燃油,此后直到正式比赛开始这些赛车不允许再次加油。赛会在排位赛后为前10部赛车补充燃油的程序被称为“燃油借贷”。
燃油借贷:引入110%圈速规则
第三阶段排位赛中只有当参赛车手的单圈用时在该车手在本阶段排位赛所创最快单圈用时的110%以内的前提下,该单圈才被记为有效燃油借贷圈。也就是说,如车手在第三阶段排位赛的某个圈速慢于自己在本阶段排位赛中最快圈速的的110%,那么排位赛后赛会将不为该赛车补充其在该圈的用油。其中涉及的具体单圈用油量,由赛参考实际情况而决定。
备注:赛车在进入赛道参与首次排位到正赛开始时仍然执行FIA名为“parc ferme conditions”的系统,我们姑且称之为“验车区管制”。在验车区管制下,赛车已允许更换轮胎和加注燃油,但须受到以下限制:赛车可以在排位赛的前40分钟的任何时候加注燃油,在前两阶段被淘汰的10辆赛车,可以在正赛时维修站开放前加注燃油。参与最后20分钟排位的10辆赛车,必须在排位前加注好他们在正赛中计划使用的油量。在比赛开始前,参与第三阶段排位的10辆赛车可以由赛会为他们的赛车补充燃油。
附件: F1排位赛流程图.jpg
/attachments/month_0603
请问历史上都有哪些f1车队
1.2.4.1 法拉利车队
1.2.4.1.1 车队介绍
法拉利是具有最好传统的最古老的F1车队。在麦克拉伦车队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出来与之分庭抗礼前,奔腾的骏马一直是最成功的天下无敌的F1车队。
1950年和1951年法拉利被以前的伙伴阿尔发打败,因此一直到1952年才摘取冠军称号。1953阿尔伯·阿斯卡里为法拉利二度折桂。此后冠军的头衔暂时离开了法拉利,等到曼纽尔凡奇奥1956年加盟该队又再次辉煌。迈克霍特恩于1958年驾驶着意大利马克车入主英格兰,成为英格兰赛场的第一个冠军。1959年和1960年当库柏驾驶着最早的后引擎车奔向胜利的终点时,法拉利车队不得不面临着技术革新的问题。
德国籍车手凡特里·普斯眼看着将要成为最后的冠军时,却在赛季快结束时悲剧性地死于一场意外。队友费尔·希尔仍然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冠军称号,同时也留下对那位伟大的德国人的纪念。
又过了15年这匹腾飞的骏马才再次昂首奋蹄。奥地利籍车手劳达出现在法拉利车队并摘取1975年的冠军称号,打碎了卫冕冠军艾弥尔森费特帕尔蒂再次夺冠的希望。劳达如果不是卷入16米长的鲁伯格林圈的可怕事故中,他很有可能成为1976年的亚军。在那次事故中劳达伤势严重,但幸免于难。在他伤愈出院后重返赛场时已经错过了好几场比赛,尽管如此他只以一分之差输给了冠军布里特杰姆斯。1977年他又为法拉利车队再次夺冠。
1979年是法拉利车队最后一次获得车手冠军赛奖杯,获奖者南非车手约迪史柯特。1982年和1983年这支车队还赢得另外两场建设者冠军赛的冠军,接下来就得要等到1999年了。
老法拉利死于1988年,法拉利车队群龙无首,直到卢卡迪蒙特米罗的到来。整个90年代蒙特米罗和吉恩托德渐渐将这支车队发展成为一支真正的世界顶级车队。从1997年起苏马赫不断向世界冠军的宝座发起挑战。1999年在苏马赫摔断右腿之后艾尔文仍然保住亚军地位,输给了麦克拉伦。
2000年的赛季麦克拉伦唯一的威胁来自法拉利。法拉利车队已经签约巴西籍车手鲁宾斯巴里切罗。
车队基本资料:
车 手: 迈克尔·舒马赫 初次参赛: 1950年摩纳哥
鲁宾斯·巴里切罗 获 胜: 131
试车手: 卢卡·巴杜尔 首 发: 749
发动机: 法拉利049型 得 分: 2428.5
国 家: 意大利
1.2.4.1.2 车手—迈克尔·舒马赫介绍
基本资料:
国籍:德国 出生于德国赫尔斯-赫尔姆海姆
生日:1969年1月3日
常驻地:瑞士沃弗伦斯堡
婚姻情况:已婚,妻子科琳娜,孩子 1个,吉娜-玛丽(1997年出生)
身高:1.74米
体重:74.5公斤
首次出战F1赛场:1991年比利时大奖赛
爱好:卡丁车、慢跑、山地自行车
最喜欢的歌手:Michael Jackson, Phil Collins & Tina Turner
ton贝纳通
jaguar美洲虎
minardi米纳尔蒂
prost普罗斯特
sauber索伯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关于车队的知识,或者是相关的望站
法拉利Ferrari车队介绍
车手(Driver)
1、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生日:1969年1月3日
国籍:德国
车号:3
简介:
迈克尔-舒马赫被公认为这一代车手中最具天赋的,而据称他在法拉利车队拿的工资也是工资数量排名第二的车手的两倍。1991年他在乔丹车队首次参加了F1大奖赛,只参加了一场比赛就被贝纳通车队挖走。第二年他在比利时获得了第一个分站冠军,并在那个赛季获得了总成绩第三名。1994年他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并于次年卫冕成功。1996年他加盟法拉利车队,虽然赛车问题不断,但他还是获得了第三名。一年后,与维伦纽夫在赛季最后一站的撞车的确让舒马赫丢尽了脸。他那种超凡的自信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傲慢,而那种对胜利的渴望也被人们看成了爱惹麻烦。1995年和1996年两次与希尔激烈碰撞,1997年又与维伦纽夫发生撞车,1998年比利时大奖赛上还差点对库特哈德动拳头。
1999赛季对于舒马赫来说是令人失望的。在积分第二,力争为法拉利车队赢得20年来第一个车手总冠军的舒马赫却在英国银石赛道撞断了腿,他也因此休息了三个月。他队友埃尔文在他受伤的日子里脱颖而出,并且有机会获得总冠军。当时车迷们还纷纷猜测,舒马赫回来的时候能否帮助埃尔文夺得世界冠军,因为他自己也那么渴望再次登上冠军宝座。在复出后的马来西亚大奖赛上,舒马赫排位赛获得第一,并在正式比赛时领先的情况下非常大度地让队友埃尔文超过自己,夺得冠军。但是遗憾的是,两人的成绩都因为法拉利车队的赛车违反了国际汽联规定而被取消。而经过上诉之后,他们又拿回了被砍掉的积分,于是埃尔文在积分榜上暂时领先。在最后一站日本大奖赛上,舒马赫获得了排位赛第一,但是在正式比赛中却发挥欠佳,出发的时候太慢,而对手麦克拉伦车队的哈基宁冷静地夺得冠军,并卫冕成功。
职业生涯战绩:
1999 英国大奖赛撞断腿,夺得圣马力诺和摩纳哥两站冠军,最后积分44分,总排名第四
1998 6站冠军,2站亚军,2站第三名,在赛季中途几乎没有夺冠希望的情况下几乎三连冠,但是在斯帕赛道出现维修站配合问题,在日本铃鹿赛车熄火,舒马赫功亏一篑
1997 尽管获得亚军,但因最后一站与维伦纽夫发生撞车,被国际汽联取消成绩
1996 加盟法拉利车队,尽管赛车不断出现问题,但仍总排名仍列第三
1995 随着贝纳通车队提高赛车性能,舒马赫蝉联世界冠军
1994 在最后一站为获得冠军而与劲敌希尔发生撞车,引起争议;夺得世界冠军
1993 积分52分,总排名第四
1992 首次完成了整个F1赛季,在比利时站夺得冠军,并取得总成绩第三
1991 加盟乔丹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仅参加了一场比赛之后就加盟贝纳通车队,并取得4分积分
1990 德国F3锦标赛冠军
1989 参加德国F3锦标赛,落后温德林格与弗伦岑,列第三位
2、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生日:1972年57月23日
国籍:巴西
车号:4
简介:
鲁本斯-巴里切罗在乔丹车队开始了他的F1职业生涯,在四年过程中,他也的确小有成就,不过在与埃尔文两年半的合作中,他一直有一种压抑感。1997年转到斯图尔特车队之后,也恢复了他的信心。上赛季可以说是他进入F1之后最成功的一个赛季,获得了21分积分,并且最终在法拉利车队赢得了位置。
在塞纳死后,狂热的巴西赛车迷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巴里切罗身上,希望他能在此把巴西赛车带上世界顶峰。好马佩好鞍,如今法拉利的赛车将为他提供优越的条件。巴里切罗是那种很感性的人,当他第一次坐上法拉利的红色赛车时,他竟然激动的热泪盈眶。新赛季,他将期待着自己在F1的第一个分站冠军,不过他也希望车队能平等对待他和舒马赫,他不想继续埃尔文在法拉利的痛苦日子。
职业生涯战绩:
1999 圣马力诺、法国和欧洲大奖赛均取得第三名,以21分积分列总成绩第11
1998 西班牙站和加拿大站获得第五名,总成绩第12
1997 与斯图尔特车队签约,在摩纳哥大奖赛取得6分,最终排名第13
1996 积分14分,获得总成绩第8,但离开乔丹车队
1995 加拿大大奖赛获得亚军
1994 第二年效力乔丹车队,太平洋大奖赛获得第三名,总成绩第6
1993 与乔丹车队签约,首次参加F1
1992 度过了一个喜忧参半的F3000赛季
1991 获得英国F3冠军
1990 获得欧洲福特-欧宝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冠军
车队历史
1898: 安素.法拉利(Enzo Ferrari)于意大利的莫丹拿(Modena)出生。
1929: 安素.法拉利组织自己的公司。
1947: 哥地斯(Franco Cortese)胜出了罗马格兰披治。法拉利首次胜出比赛。
1951: 干沙里斯(Jose Gonzalez)胜出了法拉利的第一场F1赛事。
1952: 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胜出了法拉利首个车手世界冠军锦标。
1953: 阿斯卡里成功为法拉利卫冕了世界冠军。
1956: 范之奥(Juan-Manuel Fangio)为法拉利夺取世界冠军。
1958: 英国车手候科(Mike Hawthorn)成为第三位为法拉利赢取世界冠军的赛车手。
1961: 美国车手希尔(Phil Hill)协助法拉利包办车手和制造商双料冠军。
1964: 述迪斯(John Surtees)为法拉利再次拿下世界冠军锦标。
1969: 法拉利只能拿到7分,是车队史上最低分的一季。
1975: 罗达(Niki Lauda)击败费狄柏狄(Emerson Fittipaldi)为法拉利夺标。
1977: 罗达再次胜出总冠军。
1979: 舒赫特(Jody Scheckter)胜出了他的唯一一个车手世界冠军锦标。
1983: 法拉利胜出其第八个制造商世界冠军锦标。
1988:安素. 法拉利与世长辞。
1991-1994: 法拉利连续三年半未尝一胜。是车队最长久的低潮期。
1996: 法拉利以二千五百万美元的高薪签下两届世界冠军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1997: 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在最后一站撞维伦纽夫(Jacques Villeneuve)而被取消其世界亚军资格。
1998: 虽然力战到最后一站,可是舒马克仍然无法胜出总冠军。
1999: 法拉利胜出了制造商世界冠军锦标但是埃尔文(Eddie Irvine)却无法夺冠。
联系方法
官方站点:http://www.ferrari.it/
地址:Ferrari SpR Via Ascari 55-57, 41053 Maranello, Modena, Italy
电话:+39 0536 949 111
传真:+39 0536 949 436/488
迈凯轮车队的历史
赛车型号:MP4/15引擎:3.0奔驰V10车手:哈克南(Mika Kakkinen)库塔(David Coulthard)他们当然不指望停留在2000年的桂冠上,但是,资格被取消,机械事故,偶尔的失误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车队在两次锦标赛中都只能屈居第二。
在这之后,车队,引擎制造商及车手又一次重获信心。在这一年中车手配对成为有史以来GP赛中最长的。无疑,速度很快,车手及试车手潘尼斯(Olivier Panis)在测验中都频繁地开出了最快速度。
毫无疑问,哈克南在开始的三场比赛中的获位排列,而队友库塔在前面两场与他并排。但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由于汽胎阀门事故,他们双双失利,未完成比赛。哈克南在第二场比赛中遭遇引擎失利,库塔被取消资格,所以,麦可·舒马赫在第三场比赛中领先,两位迈凯轮车手跟在后面,法拉利车队占尽了先机。
但其后局势出现转机:库塔赢得英格兰站的胜利,哈克南赢得了西班牙站的胜利,在随后的摩洛哥站和法国站的比赛中库塔又再次取胜。在奥地利,哈克南开始了还击,他将队友甩在后面,在匈牙利站获胜又以势不可挡之势获得比利时站的胜利并赢得冠军。
不幸的是,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比赛中,一次机械故障终止了他胜利的机会。在潮湿气候的日本获得了第二的优异成绩,但这些还不足以奠定大局。库塔在马来西亚最后一场比赛中获胜,但这弥补不了前三场比赛中的两次被罚。第二名已经是两次锦标赛中的最好成绩了。车手锦标赛:第二名哈克南, 89分;第三名库塔, 73分车队锦标赛:第二,152分
2001年
赛车型号:MP4-16引擎:3.0奔驰V10车手:哈克南库塔伍尔兹(Alex Wurz)2001年,伍尔兹被宣布为迈凯轮车队第三位GP赛车手,成为继哈克南和库塔两个搭挡之后的第三个GP车手。
麦可·舒马赫赢得了赛季头两场比赛的胜利,但是,库塔在巴西马上还击,在他30岁生日过后的几天,取得了第一个赛季的总胜利,但是,哈克南在起跑格有了问题,没参加比赛。
在圣马力诺站,库塔和哈克南并肩进入决赛一线,这标志着车队第五十次在测时排位赛中包揽前两名,库塔获此比赛亚军,哈克南获得第四名。在西班牙举行的大奖赛中,哈克南因机械故障在比赛的最后一圈退出了比赛。库塔在奥地利站取得了他在本赛季的第二次胜利,而哈克南只有等到英国大奖赛(迈凯轮车队的主场赛)才能品尝胜利者的香槟酒。在9月的意大利GP大赛上,哈克南宣布他将退出F1比赛,休假一年。在他的赛车生涯中,他获得了1998和1999两年的车手锦标赛冠军,20次GP大赛胜利,26次竿位,25个单圈最快速度,积分420。这位芬兰人还取得了随后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站的胜利,这是他最终F1赛车生涯的最后一次胜利。库塔在本赛季两次登上颁奖台——在美国和日本获得第三名,并在车手锦标赛上获得第二名。哈克南在本赛季中成绩为第五名。车手锦标赛:库塔,第二名,65分;哈克南,第五名, 37分车队锦标赛:第二名,102分
2002年
赛车型号:MP4-17引擎:3.0奔驰V10车手:库塔雷克南伍尔兹2002年,年轻的芬兰之星雷克南加盟了库塔和伍尔兹所在的迈凯轮车队,并立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取得了赛季第一场比赛的第一次胜利,在澳大利亚GP大赛中获得第三名。
在巴西站,库塔取得了第三名。继西班牙GP大赛取得第三名而获得另外6分后,这位苏格兰人在世界车手锦标赛的总分上进到第四位。然而,对雷克南来说,由于他退出西班牙那场比赛,所以西班牙留给他了一个令人失望的周末。在奥地利站,库塔获得第六名,然后,这一年的高峰来临,摩纳哥GP大赛库塔获得了他F1赛车生涯的第12次胜利,迈凯轮车队打开了庆祝的香槟酒。在加拿大的自由实践期间,库塔获得第二名,雷克南名列第四,小舒马赫(Ralf Schumacher)由于这个芬兰人在第一个弯道的一个完美的超车动作而屈居其后。
雷克南在下一场比赛中又回到了颁奖台上,在纽布灵格赛道的欧洲GP大赛取得了第三名,库塔在第37圈时由于与Juan Pablo Montoya在第一个拐角发生事故退出,从而雷克南成了迈凯轮车队唯一完成赛程的人。
雷克南取得了他在Mobil 1法国大奖赛的赛车生涯的最好成绩,表现出色,获得第二名,库塔以第三名的成绩站在他身边的领奖台上。库塔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Mobil 1德国大奖赛和在匈牙利站的另外一场比赛,而雷克南在匈格罗宁赛车场(Hungaroring)获得第四名。迈凯轮车队的两人搭档分别以第三结束了今年呈上乘趋势的赛季,分别是由库塔参加西班牙和美国大奖赛,雷克南参加日本大奖赛。车手锦标赛:库塔,第五名,积41分;雷克南第六名,积24分。车队锦标赛:第三名,65分。
乔丹车队的成长经历
10年间成长为具有坚强实力之英国车队,并且在1998、1999两年间赢得3次单站冠军、在24场比赛中20次夺得积分,乔丹车队优异的表现于1998年度时打破自1989年以来法拉利、威廉姆斯、麦克拉伦三强鼎立的情势,于1999年度赛季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乔丹车队搭配阵容图表”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梦幻西游手游65级可以带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梦幻西游手游65级可以带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感受它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dnf异界裂魂装备有什么用”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鲁肃诸葛亮最强阵容搭配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问道70装备共鸣属性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问道70装备共鸣属性表的话题。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强敌挑战阵容搭配推荐排行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强敌挑战阵容搭配推荐排行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赏金猎人大学版阵容搭配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dnf 纹章是装备哪里的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dnf 纹章是装备哪里的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男枪炮用什么传说武器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造梦西游ol怎么增加宠物技能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造梦西游ol怎么增加宠物技能的话题。
仙剑官宣阵容装备搭配表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仙剑官宣阵容装备搭配表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物理画线攻略视频6关”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贪婪洞窟法师最终装备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梦幻西游有网络就是登陆不进去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梦幻西游有网络就是登陆不进去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下面将有我来为大家聊一聊流行的刺客阵容搭配推荐图的问题,希望这个问题可以为您解答您的疑问,关于流行的刺客阵容搭配推荐图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来说说。